劇院動態
THEATER DYNAMICS


資訊詳情
長沙晚報記者田芳
大型現代湘劇《月亮粑粑》關注教育、留守兒童問題,將于本月底上演
著名編劇盛和煜。資料圖片
“《月亮粑粑》是一首童謠:月亮粑粑跟我走,我跟月亮提笆斗,笆斗裝了三升米,一送送到大屋里,大屋的姑娘圓團團,養個伢伢考狀元……這是一首誕生于農耕文明時期的童謠,它反映的是中國老百姓千百年來樸素的文化理想——將后代培養成國家的棟梁之才,這就是湘劇《月亮粑粑》劇名的來源。”昨日,在湖南省湘劇院《月亮粑粑》排練現場,著名編劇盛和煜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?!对铝留昔巍肥鞘⒑挽闲聞撟鞯奈枧_劇,將于本月底與觀眾見面。
主題:一位鄉村女教師的中國夢
《月亮粑粑》講述了鄉村女民辦教師秦雅云為培養學生做出的個人努力和犧牲,通過一位平凡鄉村女教師的視角,彰顯出平凡人的中國夢。該劇已入選2014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。盛和煜說:“我寫這個劇不是為什么人鼓與呼,主要是引起大家對教育、文化的重視。”
“這個劇,我是花了時間和心血的,這次的改編創作用了一年多。”盛和煜說,題材來源30年前他還在常德地區戲劇工作室工作的時候。“一天,我一個人坐了一天的車到常德石門縣深山里采訪一個代課老師,被他的事跡深深感動,回來后寫了歌劇《媽媽,我對你說》,常德歌劇團排出來后演出反響很好。20年前,北京京劇院要我寫個京劇現代戲,我把這個戲進行了很大修改,寫成京劇《黃荊樹》,反響也不錯。去年,湖南省湘劇院領導找到我,我又想到這個戲。”之所以對這個題材念念不忘,盛和煜說,因為教育問題、留守兒童問題是當前中國的大話題。“秦雅云的理想就是把學生、后代培養成有用之才,這是千百年來每個中國人的文化理想,用當前的話來講便是一位鄉村女教師的中國夢,這個劇既有傳統文化的積淀,也有時代現實關照,具備非常實際的意義,這個劇值得寫,更值得寫好。”
突破:超越自己很費神
“‘鄉村女教師’是個老掉牙的題材,小說、歌劇、電視、電影太多了,我既要對前人有所突破,又要超越自己之前的創作,很費神。”盛和煜說,這個劇本創作非常辛苦,主要從內容和舞臺式樣等方面進行了突破。
鄉村教師的事跡是平凡的,因此作者以小細節來展示秦雅云的的大愛:為救孩子落下的腰痛、把為自己孩子買的新鞋子穿在學生的腳上、解決不了民辦轉公辦雖然心痛但仍留在村里執教……昨日,這些點點滴滴用湘劇高腔唱出來,著名演員王陽娟演出來,即使沒有燈、服、道、效,也打動了記者的心。
“這些內容之所以感人,是因為它們首先感動了我。”盛和煜說,去年夏天,他和省湘劇院的創作人員又到邵陽貧困地區采訪當地的小學,了解當地民辦教師的艱辛,深深為他們的付出而感動。
該劇的另一創新是戲劇形式結構的突破。“我沒有按慣常的戲劇結構來構建這個劇本,而是在舞臺上呈現出黃荊樹學校的三個時代生活的截面:1985年改革開放初期、1997年香港回歸時以及現在,用三個畫面展現中國30年來教育發展的歷程。”盛和煜笑著說,觀眾會有穿越的感覺。
觀點:傳統戲劇是母語文化的精髓
“寫一部舞臺劇的稿酬抵不上寫半集電視劇、十幾分鐘電影,我為什么還要寫舞臺???因為舞臺劇是我安身立命的東西,我以前說過‘舞臺劇才是我的愛人’,呵呵,這話現在說顯得我這個老頭太文藝了。”盛和煜說,“我是從舞臺劇走出來然后才寫電視劇、電影的。戲劇特別是傳統戲劇是母語文化的精髓,任何人都不能輕視它。”
盛和煜曾因創作湘劇《山鬼》而在劇作界聲名鵲起。他與范正明編劇的舞劇《邊城》曾獲我省第一個“文華大獎”。近幾年,他除了寫出《走向共和》《漢武帝》《夜宴》等影視劇本,還寫了湘劇《李貞還鄉》、京劇《梅蘭芳》等,《李貞還鄉》成為我國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。去年,他為安徽黃梅戲劇院創作了花梅戲《小喬初嫁》,反響爆棚。
“省湘劇院當年是周總理點名的中國八大劇院之一,毛主席最喜歡聽湘劇,為什么?因為湘劇是真正的高雅藝術,是中國傳統戲劇的‘名門望族’,用湘劇這種黃鐘大呂來表現時代最強音最合適不過了。”盛和煜說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OFFICIAL ACCOUNTS
公眾號
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

ONLINE MESSAGE
在線留言
湖南省湘劇院頁面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沙 湘ICP備14013262號 本網站已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