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院動態
THEATER DYNAMICS


資訊詳情
一道道沉重的宮門,轟轟隆隆地打開。
巨大的宮門,讓人感覺到了壓抑,感覺到了沉重。
隨著宮門開啟,我們聽到了太監的宣旨聲,光緒皇帝痛感于中國的落后和弱小,決意變法。
驚雷起于九天,閃電劃過長空。
于是,我們看到了譚嗣同。他剛被光緒任命為四品京官,他佇立在驚雷閃電之中,意氣風發。他就要去北京參與變法維新,他就要去施展平生所學,讓中國變大變強。
這就是湖南省湘劇院的《譚嗣同》的開頭。只有短短的不到兩分鐘的時間,僅僅是幾道寓門的開啟和幾段冼煉的臺詞,就讓我們仿佛看到了100多年前的“戊戌變法”。我們感受到了那些波云詭譎,驚濤駭浪:還有那些柔腸寸斷,壯士豪情。
湘劇《譚嗣同》的開頭就奇峰突起,簡潔大器,讓所有的觀眾都充滿了期待。
湖南省湘劇院有一批好演員,有一個堅挺的創作團隊。他們曾經創作過許多優秀的作品。毫無疑問,湘劇院最新創作的《譚嗣同》,是本屆湖南省藝術節最為亮麗的風景。
《譚》劇共九場,還有一個尾聲。從劇本的角度來看,編劇在時空上的變化騰挪,值得我們關注。我們以第四場的“新舊之辯”為例。在這一場戲里,編劇寫了三個時空:一是花園里的大臣們,二是光緒帝所在之處,三是慈禧太后觀看之所。在這一場戲中,作者把三個時空有機地結合起來,在同一時段里展現了廟堂之內各個層面的所思所想,明爭暗斗。而在譚嗣同見袁世凱的戲里,譚嗣同來去自如,不但加快了戲的節奏,而且突出了戲的重點。還有袁世凱去見慈禧,僅僅只要袁世凱轉過身來,他就從天津小站到了北京。這樣靈活地處理時空,是這些年戲劇創作的一大變化,確實值得我們編劇關注。
《譚嗣同》的二度創作更是值得肯定。與編劇一樣,導演對于戲劇時空的把握頗見功力,就像我們前面說到的《譚》劇的開頭,一道道宮門依次打開,還有恰到好處的畫外音,僅僅不到兩分鐘,導演就讓我們明白了當時的“天下大勢”。另外,導演對全劇風格的把握很不錯,不但深沉大器,而且很順很流暢。該劇的舞美也很不錯,有層次,沉穩而不飄浮,和全劇的表演渾然一體。
至十演員的表演,史是不錯。邵展凡的道白行腔,很見功力。龐煥麗、王陽娟的表演,或秀麗嫵媚,或激情四射。唐伯華先生的表演,更是漸臻化境。有這樣一群好演員,是湖南的戲劇之幸,也是湖南的湘劇之幸。
值得商榷的也有幾點:一是這個戲的尾聲感覺不好,有狗尾續貂之嫌。二是音樂?!蹲T》劇如湘劇以往一樣,還是用的高腔。湘劇這些年只唱高腔,是因為彈腔與京劇的西皮=黃過于相似,所以我們做戲時,就把彈腔、昆腔都統統舍去,這未免也太狠了。作為生存了五百年的湘劇,它的音樂資產是很豐富的。高、彈、昆、亂,各自特點,各領風騷。我覺得就算是做高腔戲,也可以在戲里揉進些彈腔、或者別的音樂元素,這樣,音樂會增加變化,會更好聽,也會更抓人一些。
還有譚嗣同的夫人,這個人和全劇的融合還不夠。如果能和全劇扣得更緊些,那就完美了。
總之,《譚嗣同》是個好戲,是個當前難得的好戲。
責任編輯:曉芳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OFFICIAL ACCOUNTS
公眾號
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

ONLINE MESSAGE
在線留言
湖南省湘劇院頁面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沙 湘ICP備14013262號 本網站已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