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院動態
THEATER DYNAMICS


資訊詳情
這次在(2012)第四屆湖南藝術節中,看了一臺令人欣慰的戲——湘劇高腔《譚嗣同》。無論是從劇本、導演、音樂、舞美等,都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準,是近年來難得的好戲之一。特別是音樂更讓人難以忘懷,就音樂而言寫點聽后感。
一個劇種最大的特色就是音樂。什么都可以“借”、外請,如:劇本可以移植其他劇種的劇本,導演、燈光、舞美可以外請等等,唯獨音樂只能本劇種的人來做。而本劇種作為作曲(編曲)的人說,容易的是繼承,瓶頸的是創新。“戲劇音樂的繼承與發展”喊了幾十年了,真正做得好的不多。有的是繼承多了,老腔老調;有的是創新多了,人們不認可,這個問題一直糾結在戲曲創腔人的心上。
我們每個從事戲?。ㄇ┮魳返娜硕贾?,戲劇的旋律一般都是五聲、六聲、七聲音階(自然音),聽多了難免給人音樂形象陳舊之感。
怎樣在老腔老調上出新,這是擺在每個戲?。ㄇ﹦撉蝗说拿媲安惶媒鉀Q的問題。這次看了湘劇高腔《譚嗣同》頗感一些興奮。
《譚》劇的音樂為揭示“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,與譚嗣同、康有為等變法維新的改革派之間的斗爭”,在音樂上大膽使用了許多變化音,在節奏上使用了三連音、切分音等等,使音樂語言更具有戲劇性的矛盾沖突。特別是在序幕音樂、間奏音樂上用了大量的變化音,使音樂的明與暗的對比更鮮明,人物的內心世界更豐富。變化肯是隨著劇情、人物變化而運用。變化音的運用打破了傳統音樂的一腔一調,以及傳統曲牌幾十年不變的單一音樂形象的模式,加強了調式的表現能力,增添了調式新的色彩,更具時代感。
還值得一提的是,省湘劇院的樂隊中有一批演奏技術過硬,表現能力豐富的演奏員,使音樂的表現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。
責任編輯:劉小紅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OFFICIAL ACCOUNTS
公眾號
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

ONLINE MESSAGE
在線留言
湖南省湘劇院頁面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沙 湘ICP備14013262號 本網站已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